书名:遵义县志.pdf
价格:¥10
省份:贵州省 | 城市:遵义市 | 地区:其他
ISBN:
出版社:
关键词: 遵义县
相册分类:地方综合
分类级别:
区域级别:
出版日期:
编纂人员:
内容简介:凡 例 一、本志内容:收录与遵义县有关的历史地图、县域各时期政区地图、照片、历史画、古籍版本、 碑文拓本、人物画像、书画作品及文字史料,力求以直观形象表现“千年古邑、黔中首县”的历史轨迹 和现状;力求用精选的代表性图片,从不同侧面载录遵义县古今山川地貌、建置沿革、重大史事、社会 变迁、地域文化、民族习尚、地方特色、建设成就;客观展示遵义县厚重的历史文化精华和当代风貌; 以存史、资政、教化为目的,为遵义县传神写照,故名图志。 二、本志正文由总概述、各卷分述、类目引言、图、照、表、图片说明组成。收录遵义县大事记、 人物传、《国务院关于同意贵州省调整遵义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》,历届遵义县党政负责人名录、 20 1 6年4月在职县级党政负责人名录、乡科级负责人名录。 三、编纂体例:本志共设地理、历史、当代3个分卷。图志的特点,就是以图照为记事的承载主体, 无图的史事难入本志,亦不宜实行以文代图。一个县的图像资料有限,历史图片征集尤难,采用严格横 排竖写的方志章节体例,难以找到相关的图或照片,方志体“横分到底”,会使一些内部关联紧密的历 史图片零星分散到各个章节目中,难窥“全豹”。为此,本志在卷下不设章节,实行横分类目,每类图 片前设引言或类目提要总括史事,类目下的图、照按年代编次,单图或组图下写图片说明。 古代史部分许多重要内容不可能有照片,除拍摄遗址、遗物外,请画家绘制了部分历史画作场景再 现。为使历史卷同一时期的图照相对集中,采用史志结合方式编排,实行先分期,后分类,类目下依时序 编排图文,纵记史事。 四、起止时限:本志收录内容,上限起于史前文化,下限止于2015年底,少数重大史事收录至成书 之前。 五、记述范围:古代史部分,收录遵义地域史事。从1840年至中华民国时期,以遵义县政区为记述 范围。凡是1949年11月以后从遵义县辖境划出组建的新政区(含原县级遵义市[今红花岗区]、汇川 区),其地域划出之前的史料收入本志,划出后发生之事,概不收录。原县级遵义市从遵义县划出后, 曾与遵义县三分两并,市县合并期间的史事,纳入本志记述范围。 六、地名称谓:近百年来,遵义县经历多次行政区划变更,地名随之变化。为保存历史真实,本志 记述古地名各时期县城和各级基层区划名称时,一律使用当时地名称谓及排列顺序,并括注今地名。如 海龙囤,不用“屯”字。除历史地名外,当代政区地名,以贵州省地名办公室确认的为准。 七、本志历史地图,采自清道光《遵义府志》、民国《续遵义府志》、当代出版发行的《中国历史 地图集》《贵州通史》《遵义百科全书》《遵义县志》等书籍。政区地图及专业图,均经贵州省国土资 源厅批准刊用。政区图中的域界只作参考,不宜作为划分边界的依据。 八、数据使用:本书使用的数据,除引用历史文献原文以外,原则上以统计部门发布的数据为准; 统计部门没有的,以相关部门的数据为准;多个相关部门都有的,以主管部门数据为准。 九、计量单位:引用古籍和档案史料时,采用当时的计量单位表述。现代计量单位长度用米、公 里;重量用克、千克、吨(烤烟产量用担);土地面积用平方米、公顷、平方公里,农作物单产面积用 亩;容积用立方米。 十、时间表述:古代纪年采用王朝年号,括注公元纪年。民国纪年用阿拉伯数字,括注公元纪年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遵义县尚未解放,本志使用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”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后”, “解放前”“解放后”概念,均以遵义县1949年11月21日解放为划分时点。图说后括号内日期, 为该图片的拍摄时间。 十一、本志所列著作,以收录遵义县籍人著作为主,流寓定居本县、或在遵义县工作过的非本籍人 士作品部分收录。 十二、人物传记,坚持“生不立传”,众多历史人物,视其成就、贡献、影响遴选人志。人物排列 以生年为序。有的人物按以事系人原则在相关部分介绍,不重复列入人物传。 十三、本志刊用的图片、文字来自多位作者,不逐幅注明作者姓名,在正文前集中刊载图文作者名 单,提供资料的单位和个人名单,按姓氏笔画排序。有少数图片采自互联网或专著,随图注明出处。